美团优选多地业务暂停,为何投入多年后选择放弃?社区团购会彻底凉凉吗?

回答 2
头像
飞跃本屯
2025-06-24
美团此举为了避免自身“左右互搏”,当下美团主推的即时零售和美团优选的社区团购,主打商品重叠、差异还不明显,不关停一个美团内部就要先打起来。至于社区团购,在巨头退出后反而会迎来“第二春”。
1. 先来介绍下美团相关的业务线——
图片
上图是个人总结的与美团优选有关的美团业务线。其中红框中的部分,就是美团如今主打的即时零售。
关于即时零售的定义和市场分析网上很多,就不多说了,这里只谈谈即时零售与社区团购的关联。
2. 即时零售与社区团购是一对竞品
两者主打产品重叠度高:
即时零售当下销售商品结构,前四位分别是非生鲜食品(35%)、生鲜食品(24%)、医药类(10%)与日用( 10%),这前四大类商品,就占了即时零售79%的销售额。
但同时,社区团购里热销的商品不也是这四大类吗?所以说,即时零售与社区团购的主打商品是重叠的。
两者差异感知不强:
即时零售的配送时效在0.5-2小时,而社区团购主要是次日上午达。对于多数消费者而言,时效性差异看着很大,可次日上午就送到,中午就能吃上并不会耽误事。所以实际感受上,两种模式的时效性都可以接受,差异没那么大。
再加上两者针对的都是个人消费者,这不就是一对竞品吗?
美团自己内部,搞出一对竞品相互竞争,左右互搏,彼此打到对方身上,都是美团自己掉血。所以二选一关闭一个,也就很自然了。
3. 巨头退出,社区团购会迎来“第二春”
业余时间给做零售领域投资的朋友做"军师”,社区团购项目的商业计划书和经营财报在2020-2022年见了不少。个人所见,社区团购的商业模式是可以走通的,但要用“现有社会资源”轻资本运营,而非互联网巨头那样“自建一套”。
图片
自己又总结了一张图,其实2020年-2021年期间,我身边不少熟人也都在做社区团购,从自己所在小区开始,扩展到周边几个小区。靠这个能养家糊口的还真有几位。但后面几位巨头们进来打价格战,抢收编团长,普通人就做不过了。
社区团购一开始的初衷,就是轻资产运营的创业项目,巨头们内卷把市场利润打没了。结果自己也受不了,京东、滴滴、淘宝、加上美团也开始撤出这一领域,还剩下拼多多独自坚持。
不过巨头们撤走,反而会还社区团购一个正常的生长环境,轻资产运营这点基础还在,就会有创业者回归,再次找到团长,在业主群里发红包,去批发市场拉货,在团长那分拣,重新找到春天的感觉。
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
赞同 9
评论 1
收藏 12
分享 16
头像
溯流Pi
2025-06-24私募股权基金从业者

从表面看,美团优选此轮业务暂停似乎来得突然,但从更长时间维度观察,这是一个早有迹象的决策收敛过程。

早在2022年,美团优选已逐步退出北京市场;2023年起相继收缩西北地区业务(甘肃、青海、宁夏、新疆);而今暂停范围进一步扩大,显然是经过多轮试错与评估后的战略回撤。

美团的官方口径是“资源集中、品牌升级”,并提供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逻辑:资源从低效的社区团购网络中抽离,投入更具增长性的即时零售(如闪购、小象超市)

也就是说,在美团的眼中,这并不是一次临时调整,而是一次结构性战略转向

当然,我在另一篇回答里,也说了,所谓的“即时零售转型”,更像是在“美团优选持续巨额亏损”盈利无望的前提下,出于战略叙事的需要,为资本市场讲一个“增长第二曲线”的故事,为市场提供一个新的“业绩增长点”。

美团全面拓展即时零售,“闪购大战”要来了吗?哪家在竞争中能笑到最后?

图片美团闪购-即时零售转型

社区团购曾是中国本地生活市场最火热的风口之一。

2020年COVID-19期间,居家成为新常态,于是催化了本地到家需求的爆发,美团、拼多多、阿里、滴滴等巨头悉数入局,以“团长+网格仓”的轻资产模式迅速铺开。

一度,这被视为低线城市生鲜电商的“完美解法”:SKU精简、履约链条短、单量集中。

但实际运转中,社区团购的“轻模式”只是表象,其实质仍依赖高密度人力、仓配资源和冷链物流的重资产系统,尤其在履约链条效率低下的背景下,成本难以被压平。

美团优选的难以解决的痛点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:

仓储复杂度高:中心仓、共享仓、网格仓三级分布,租金、人力和夜间运转成本高企;

履约成本过重:尤其生鲜损耗极高,必须夜间精准分拣、限时配送;

价格红利消失:监管打击“低价倾销”,不准跟菜市场抢生意,团购价格优势不再,用户粘性随之下降;

规模不经济:区域密度不足时,履约效率迅速下降,亏损加剧;

SKU扩张受限:以高频生鲜为主,难以覆盖全品类,从而限制了客单价增长。


据财报披露,美团在新业务整体亏损更是达到384亿元,其中的亏损主力军就是美团的社区团购业务,数年来的亏损超过800亿。

在大部分订单单利不足1元的结构下,这种投入规模几乎不可能用单位经济模型实现盈亏平衡。

再加上监管趋严,价格战熄火,整个行业逐步告别“靠补贴换增长”的阶段。

橙心优选、同程买菜、十荟团等二线平台先后退出市场,留下的只是“巨头内卷”的残局。

而如今连美团优选都开始收缩,社区团购的故事,似乎迎来终局。

图片美团优选

当然,美团没有死心,为了继续讲好资本故事,又大规模向“即时零售”转型,用闪电仓模式(绑定商户联盟),解决“仓储成本”和“履约成本”问题,用“全品类的覆盖”解决SKU扩张受限问题,然后卷土重来。

据说,美团闪购也因此实现了盈利。

所以,你说团购凉了么?也没有,只是披了另一层“华丽的皮”。


但,即时零售也有自己的问题,即在生鲜品类之外,缺乏高频消费和即时场景(用户对时效性敏感度低),用户的粘性更难维系,当其他平台也大规模卷进来之后,谁能存活下来,还是个未知数。

以上。

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
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