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西三环下竟然有座“高规格”的桥下桥!

“泬(jué)水”即“潏河”,长安八水之一发源于秦岭北麓,本是独立入渭的一级支流,后来发生了较大的河道变迁。西流沣河,成为渭河的二级支流。


据《西安市水利志》记载,唐代利用潏水下游(潏河故道),开凿人工漕河。明代亦以潏河为源开通济渠 ,后称“官河”,均为漕河,后来漕河转音为皂(氵皂,下同)。现在的潏水上游和皂河大致就是汉代至北魏时期泬水的流路。

据《西安市水利志》记载,唐代利用潏水下游(潏河故道),开凿人工漕河。明代亦以潏河为源开通济渠 ,后称“官河”,均为漕河,后来漕河转音为皂(氵皂,下同)。现在的潏水上游和皂河大致就是汉代至北魏时期泬水的流路。

搞清楚了“泬水”“潏河”与“皂河”的关系,本期《乡党带你“桥”》,由汉长安城泬水古桥遗址发掘负责人王自力带我们一起去探访“泬水古桥”(现被称为“皂河古桥遗址”)。

时间回溯到2004年,当时的西安西三环建设工程正在进行,原计划东辅道将笔直下穿过陇海铁路线,再向南修建,施工中却在计划好的线路上挖掘到了十余根古木桩。据王自力回忆,发现地点位于陇海线涵洞以南约40米的一处深9米的狭小沟道中,处于今皂河故道。考古工作人员初步勘查判断认为,这应当是一处古代木桥遗址。

考古工作人员初步勘查判断认为,这应当是一处古代木桥遗址。

古桥木桩(受访嘉宾提供)

古桥的发掘随即提上日程,在2005年到2006年之间的发掘过程中,发现了5排160多根木桩,最长的木桩有9米多长,直径比较大的有55厘米,小的有30厘米,考古人员通过解剖,发现木桩的最下端是被削成了三棱锥形直接被打入河床之下3米多深。同时还发掘了大量的文物,比如筒瓦、板瓦、瓦当,这是比较独特的一个现象。另有铁器残片、五铢钱、铜范等。由这些发现,可以推断整个木桥的规模比较大,规格也比较高。

由这些发现,可以推断整个木桥的规模比较大,规格也比较高。

已发掘的遗址全景(受访嘉宾提供)

挖掘结束后,考古学家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,依据出土文物中大量的汉代板瓦、筒瓦残片、脊瓦、瓦当以及西汉“五铢”、王莽“大泉五十”铜范等,判断出古桥建造应在西汉武帝时期,至新莽以后废弃。再根据地理位置判断,历史上汉长安城西垣外的河流就只有泬水,所以这座桥无疑应为泬水上的桥。

古桥遗址出土的王莽“大泉五十”铜范(受访嘉宾提供)

汉时的泬水是汉长安城西侧的一条河流,不仅给汉长安城供水,同时还以护城壕的身份存在。泬水距离汉长安城西南方区域很近,这个区域有汉代的礼制建筑区,还有禁苑——上林苑,是普通平民百姓不能随意踏足的场所,皇室之类的王公贵族要想在长安城和上林苑之间来往,就需要跨过泬水。而此次考古发现的这座古桥,应当就是为了这个需求产生的。

红色三角处为古桥遗址位置示意(地图采自史念海《西安历史地图集》)

如此推断并不是毫无根据,因为遗址发掘出的大型瓦当(上林瓦当、延年半瓦当、云纹圆瓦当)、脊瓦等物品特别多,普通的桥梁是不会有此等配置的,应当是桥上有规格很高的建筑,推测此桥上面可能有遮风避雨的顶棚类似于今天的廊桥、风雨桥,再者桥的两端也可能修筑有皇家礼制建筑、象征权利与尊严的阙,所以能够确定这座桥是皇家御用桥梁。

所以能够确定这座桥是皇家御用桥梁。

遗址出土的大型脊瓦(正面)(受访嘉宾提供)

除此之外,桥梁的规模也显示出它绝不是普通桥梁,根据遗址发现的木桩推测,古桥的东西宽度应在48米以上,如此宽度的桥梁,即使在今天也算得上体量非常庞大。考古工作者甚至一度怀疑是不是把桥的长宽搞反了,木桩的排列解释了这个疑问:挖掘过程中发现,南北方向木桩特别密集,水流不过去,而东西排的木桩每一排的间隔是3到5米,河流只能通过东西方向流过去,因此桥的方向没有搞错,就是南北向。

那么新问题又来了,按理说,泬水是南北向,河上的桥应该是东西向,这个桥为什么也是南北向呢?

古桥遗址现场图

因为这个河流刚好在这里绕了一个弯,聪明的古人就是利用这个弯修的这座桥。古桥附近有个村子叫湾子村,这个名字很可能和古河道的走向有关系。皂河从历史上的文献记载来看,到现在没有发生过太大的河流改变,仍然是从南到北流过湾子村,方向改变从西往东流再折向北,正是从西向东这段河流上建造的这个桥。一般来说河流转弯的地方流速会减慢,所以古人在这里建桥也是顺势而为。

因为这个河流刚好在这里绕了一个弯,聪明的古人就是利用这个弯修的这座桥。

古桥遗址现场图

了解清楚了这座古桥,让我们回到西三环的东辅道,计划中笔直的东辅道,因为古桥遗址的存在,多了一个弯道,古桥已经被完整地掩埋回了地下5米深处,在更先进的保护方法出现之前,它将一直在那里。

古人利用弯道修建桥梁,今人又用弯道保护这座桥梁,那一方小小的“皂河古桥遗址”石碑,记录着我们遥不可及的千年历史,也记录着我们触手可及的今人故事。
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